-
王建軍:創(chuàng)意空間就在山之巔
19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西部還比較落后,宣傳也比較少,那時我就萌發(fā)了一個想法:用自己的愛好—攝影,來反映我們部隊所在的中國西部豐富的自然景觀、多彩民族文化和厚重的歷史沉淀。1995年我離開軍營,走上職業(yè)攝影師的道路。幾十年來,我用影像記錄下了很多名山大川,記錄下了廣袤的西部大地。
了解更多2023-12-28
-
奚志農(nóng):為保護而拍攝
中國自然生態(tài)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參與,為此我于2002年創(chuàng)立了“野性中國”這個機構,希望更多有識之士能夠通過這個平臺發(fā)聲,以影像為手段向公眾呈現(xiàn)自然之美。2009年,我們把被譽為自然攝影界“奧斯卡”的“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s of the Year,簡稱WPY)引進到中國來,就是想讓中國的攝影師和普通公眾知道國際上的野生動物攝影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
了解更多2023-12-28
-
陳杰:藤梯變鋼梯的影像力量
從2016年5月12日到2020年5月12日,懸崖村從“發(fā)現(xiàn)”到修鋼梯,再到扶貧項目實施,整體搬遷到縣城易地扶貧安置點,實現(xiàn)了四年一躍千年的變遷。在此期間,我先后11次探訪懸崖村,記錄懸崖村一步步的變化。我使用的相機從索尼α7R Ⅱ,到α7R Ⅲ,再到α7R Ⅳ,先后發(fā)表了40多組圖片故事,20多條視頻新聞短片。我所采訪的文字和圖片,集結成紀實文學圖書《走出懸崖村》出版,同時納入畫冊《遙遠的村莊·變遷》中。
了解更多2023-12-28
-
石廣智:我的白山黑水情
長白山冰雪是熱門拍攝題材,有相當多的好作品。如何拍出與眾不同的風景,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我常喜歡從微觀細節(jié)處入手來描繪我心中的風景:雪的純凈,水的柔情,岳樺樹的倔強,水中倒影的美麗,光與影的對話,雪與水的交融,等等。
了解更多2023-12-28
-
王?。鹤阚E 隨“一帶一路”延伸
我喜歡自然、生態(tài)、環(huán)保,喜歡美的東西。拍人文題材有時會有些壓力,而拍風光對我來說是很寫意、很舒服的事情。最近我也參與了“索尼與生態(tài)攝影同行”活動,旨在分享索尼器材在自然生態(tài)攝影中的使用經(jīng)驗。借助功能越來越全面、性能越來越出色的索尼相機,獲得高品質的、精彩的生態(tài)照片的機會大大提升。相信這種公益活動也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態(tài)攝影隊伍中來。
了解更多2023-12-28
-
李泛:拉近情感距離 捕捉生活真實
?我的攝影創(chuàng)作以人文題材居多。面對瞬息萬變的人文場景和故事現(xiàn)場,器材的小巧便捷無疑是很重要的。小巧的機器,便捷的操作,才能隨機應變、駕馭各種人文場景的出現(xiàn),甚至在拍攝過程中,關鍵時刻還要能夠“迷惑”對方,使對方把專業(yè)的器材當作“業(yè)余的玩具”。
了解更多2023-12-28
-
林銘述:用技術呈現(xiàn)光影的音符
在我看來,音樂和建筑是兩門最接近的藝術,一直也有“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這樣的觀念。當音樂在瞬間停頓形成固化空間時,會看到它的結構比例和均衡與建筑十分相近,具有一種和諧美,所以一些音樂元素也自然地會滲透在攝影之中。
了解更多2023-12-28
-
柳軍:我的鏡頭從沒離開過“人”
很多人認識我,都是通過我在老山前線所拍攝的《戰(zhàn)士之死》《別忘記他們》《出擊》等戰(zhàn)地攝影作品。那些作品不僅是共和國一段硝煙戰(zhàn)火的歷史見證,更是我個人的一段青春往事。
了解更多2023-12-28
-
陳雅:沉迷于視頻的 豐富與靈動
我大約是在十年前開始熱衷于在旅途中拍攝視頻。感覺拍視頻比拍照片來 得更有趣、更豐富、更靈動。視頻結合音樂制成旅行的回憶帶給人感官上的共鳴,這是照片無法比擬的。
了解更多2023-12-28
-
林海音:影像 串起一路風景
無論是人文攝影,還是拍攝人像,我都傾向去拍攝一些更自然、更有溫度的畫面——攝影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在按下快門之前,其實你已經(jīng)有意識地選擇了你所看到的美好、心情以及生活和故事,最后定格成有溫度的一瞬間。你會用攝影去創(chuàng)造一些有意識的內容,就像演奏音樂一樣,將感受和意識用藝術的形式去傳達、去影響更多的人,讓大家都能感同身受,擁有相同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更有意義。
了解更多2023-12-28
-
凌子川:無數(shù)的它們 都是伙伴
拍鳥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專業(yè)知識,因為自然界的鳥類不會像模特一樣準時準點地出現(xiàn)在你面前。拍鳥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等待和尋找鳥類中度過,越是有經(jīng)驗的攝影師就越能結合當?shù)氐纳场⒓竟?jié)、天氣以及鳥類的生活習性等特點對于目標鳥種的出現(xiàn)做出判斷,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之間的交融,因為你要像鳥那樣去思考才能理解它們的行蹤和行為方式。
了解更多2023-12-26
-
羅韜:蒼穹逐夢 尋影九天
由于童年時對于航空飛行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即使在成年參加工作以后依然時常關注著與飛機有關的一切。1997年的某一天,我去首都機場接人,意外發(fā)現(xiàn)了拍攝飛機起降的好機會,從此一頭扎進了航空攝影領域不能自拔。2010年我第一次拍攝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2012年第一次走出國門去拍攝了新加坡航展。從那以后,英國、俄羅斯、韓國、巴林、比利時……世界各國的大小航展我都曾參與拍攝,積累了航空航天拍攝的豐富經(jīng)驗。
了解更多2023-12-26
-
趙謙:拼湊虛擬的平行空間
“邊緣及邊角料”的拍攝始于2014年下半年,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弱化了日常之物的功能屬性,照片被視作一種編輯材料進行了重組,拼湊出一個“虛擬”的平行空間。
了解更多2023-12-26
-
儲衛(wèi)民:呈現(xiàn)不一樣的中國風景
從2017年成為職業(yè)攝影師至今,在個人的商業(yè)拍攝之外,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以個性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中國風景。
了解更多2023-12-26
-
王旭:發(fā)出紀實攝影之聲
我大學里所學的專業(yè),攝影是主科。入學后,零基礎的我稀里糊涂地當上了攝影課代表。幾節(jié)課后第一次采風拍攝,老師鼓勵大家給報刊投稿,我共拍了11張照片,竟然有4張見諸報端。從此我熱衷于投稿,一發(fā)而不可收。課余時間多在圖書館里閱讀攝影書籍,做筆記、寫體會,還時常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了解更多2023-12-26
-
小鹿 Lawrence:用影像打敗時間
作為一個視頻博主,我一直十分關注與重視器材技術的升級迭代, 我認為任何技術的突破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都是一次解放。它不僅會打破行業(yè)的門檻,還能讓我們在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上更進一步。例如在傳統(tǒng)視頻攝影中,跟焦是一項十分耗費精力的事情,而現(xiàn)在我在使用索尼微單以及視頻機拍攝時,只需將這項工作交給芯片與 AI 即可,
了解更多2023-12-26
-
章友棣:百分之七十一
出生在東海之濱的我,從孩提時代起就對廣袤的大海情有獨鐘。在成長和創(chuàng)業(yè)道路上,每當身倦心疲時,我會選擇遠離喧鬧的都市,帶著相機孤身來到僻靜的海邊,讓撲面而來的海風吹走心中的煩悶和愁緒,用鏡頭盡情與大海交流對話,用影像展現(xiàn)大海的深邃、博大,使自己的心靈得以放松,回歸寧靜。
了解更多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