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夏季讀書會暨第五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啟動
2020不知不覺已進入到夏天的尾聲,這半年多發(fā)生了太多讓人揪心難熬的事。因為疫情,大多數(shù)人很多時間只能宅在家中,陪伴我們最多的恐怕就是書影音了。有人說,只要有書,日子再難也能熬下去;遇到困難事,讀讀書總能找到辦法。 今天,8月12日,《中國攝影》雜志社與影上書房以新的方式宣告第五屆中國攝影圖書榜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中國攝影圖書榜2020夏季讀書會”也將在本周啟幕,我們不僅邀請攝影書研究和設計專家開啟4場線上免費公開課,分享他們的經(jīng)驗,并進行線上互動交流;同時,我們還邀請了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入榜圖書作者、設計師和編輯對10本入榜攝影圖書進行導讀,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些優(yōu)秀的入榜圖書是如何煉成的。 第一屆至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入榜圖書 中國攝影圖書榜2020夏季讀書會 線上免費公開課 8月15日起,每周六 20:00 千聊平臺上線 作為媒介的攝影書——攝影、攝影書與讀者 講師:任悅 (攝影評論家、OFPiX創(chuàng)始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上線時間:8月15日/20:00 什么是攝影書?我們?yōu)槭裁葱枰獢z影書?怎么去編輯和制作一本攝影書?如何去閱讀攝影書?本場講座以豐富案例帶你了解有關攝影書最核心的幾個概念和問題。 日本攝影集中的敘事與反敘事 講師:林葉 (日本攝影文化研究者、藝評人、譯者) 上線時間:8月22日/20:00 本次講座以日本攝影家的經(jīng)典攝影集為案例,結(jié)合日本攝影集發(fā)展歷史與相關的文化背景,探討敘事方法與反敘事手段在攝影集中的運用,及其對攝影集和作品的內(nèi)在意義的拓展與豐富。 圖文書:圖文的決斗和共生 講師:胡昊(寫作者、當代藝術與攝影研究者,現(xiàn)為泰康空間研究員) 上線時間:8月29日/20:00 圖文書是攝影書常見的類型,書中的圖片與文字如何既博弈又合作?本次講座將以約翰·伯格與攝影師讓·摩爾合作出版的《第七人》《幸運者:一個鄉(xiāng)村醫(yī)生的故事》,W.G.賽巴爾德的《移民》《奧斯特里茨》,以及蘇菲·卡爾的《極度疼痛》為例來做探討。 書籍設計:理性與想象 講師:劉曉翔(國際平面設計聯(lián)盟(AGI)成員、中國出版協(xié)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 上線時間:9月5日/20:00 影像如何在書中如何合理地呈現(xiàn)?影像和文字在書中的閱讀順位怎樣處理?影像類書籍的裝幀設計怎么做?本次講座將帶你了解書籍設計的歷史,并通過不同的設計案例,聚焦國內(nèi)攝影書設計中的痛點和難點。 中國攝影圖書榜2020夏季讀書會 入榜圖書導讀 8月17日起,每周一、二、三 20:00 千聊平臺上線 《美國表象》 領讀人:江融 《秦一峰展》 領讀人:施雯 《無所從來》 領讀人:陳鵬 《燃燒的雪:走進貝爾納?弗孔的圖像世界》 領讀人:趙欣昕 《羅福平》 領讀人:拉黑 《機修60年》 領讀人:廖雄 《幸運者: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的故事》 領讀人:郝漢 《留住這一刻:莎莉?曼自傳》 領讀人:鄭麗君 《蘇聯(lián)人鏡頭中的新中國》 領讀人:張志奇 “原相紙印系列”叢書 領讀人:鄭幼幼 公開課和入榜圖書導讀將在千聊平臺的“中國攝影直播間”上線,我們會在微信公號上提前預告詳情內(nèi)容,歡迎大家實時關注!更多攝影書課程我們也將進一步開啟,敬請期待! 【預約方式】 預約讀書會流程如下: ? 長按下方讀書會圖片 ? 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預約頁面 ? 關注“中國攝影雜志社”服務號 2016年,《中國攝影》雜志社與影上書房(嘉興)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中國攝影圖書榜”,至今走過四屆,已有59種優(yōu)秀攝影圖書入榜(包括年度攝影集、年度攝影史論圖書、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和自制攝影圖書等)。 因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選由2月延至5月,并采取“兩輪線上評選+每輪復議”的評選方式,參選圖書也隨之在北京、嘉興、廣州三地評委手中流轉(zhuǎn)。 攝影書既是一種影像文化檔案,更是一種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形式。在一個健康的攝影生態(tài)中,攝影出版必然是同時期攝影創(chuàng)作、攝影研究的最飽滿的果實。 通過每年的評選,中國攝影圖書榜一直在拓展對攝影書的理解。中國攝影圖書榜在業(yè)內(nèi)的作用和影響也在不斷顯現(xiàn),收獲了不少業(yè)內(nèi)專家評委的評價和期許。 怎樣去真正體現(xiàn)和認識關于攝影、藝術、歷史、社會的各類攝影圖書,我一直認為圖書榜的評選在這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顧錚(第一、三、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影像文化學者) 中國攝影發(fā)展到今天,攝影市場出現(xiàn)了瓶頸,于是攝影書的價值凸顯出來,攝影書也有可能會成為改變中國攝影的嘗試。我覺得通過圖書榜這一平臺,實現(xiàn)了對當下中國攝影書的研究,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和問題的捕捉。 ——劉錚(第三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藝術家、“蝴蝶效應”攝影藝術機構(gòu)創(chuàng)始人) 雖然讀圖時代早已帶來,但是現(xiàn)在我們的國民還沒有形成閱讀影像出版物的風氣。攝影的特點是能映射出時代的精神和新鮮的生活氣息,對攝影畫冊的閱讀能力和愛好映射出一個國家的國民文明水平,我希望圖書榜可以從這一點上引導讀者和出版者的關注。 ——汪家明(第二、三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人民美術出版社原社長、中國美協(xié)理事) 影像在紙媒上的傳播和記錄,將迎來與設計共生的時代,共同構(gòu)成不拘一格的閱讀方式。我也期待通過中國攝影圖書榜的評選,逐步推動攝影書籍出版、設計理念的更新,將影像類書籍的物質(zhì)屬性和設計結(jié)合在一起,使我們可以前瞻它完全不同于新媒介的可以長存的未來。 ——劉曉翔(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國際平面設計聯(lián)盟(AGI)成員、中國出版協(xié)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 攝影書連接作者與觀者,而如何閱讀一本攝影書,如何制作一本書,又同時也改變著或制約著攝影作品的面貌。 ——任悅(第一至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攝影書塑造著對攝影的理解,這種理解又塑造著攝影的書寫,如今攝影書早已不是以作品集為坐標原點延展的閱讀體系,攝影的書寫更是日新月異。 ——李楠( 第一、二、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南方周末》圖片總監(jiān)、攝影評論家) 光影在目,聲聲入耳 這個夏末與我們相伴的,有攝影,還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