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走南疆——索尼全畫幅微單行攝新疆
攝影并文:文匯 在這個秋與冬的交替之際,我來到了新疆。不到新疆,感受不到什么是幅員遼闊;在新疆,地圖上看起來的短短的一小段距離,駕車卻往往要行駛6-7個小時。這次可謂是輕裝上陣,攜帶的是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相機,配備新發(fā)布的小巧輕量的G大師鏡頭FE 24mm F1.4 GM,同時口袋里裝著變焦范圍為24-200mm的黑卡RX100 M6。索尼通過多年的發(fā)展已擁有了完善的影像系統(tǒng),具備了“五星優(yōu)勢”,包括鏡頭、速度、畫質(zhì)、小型化、電池續(xù)航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這次外拍正好可以好好的體驗一下這些優(yōu)勢,希望用這些輕便的設備能順利完成此行的拍攝。 從北京到達新疆喀什的當晚,喜愛街拍的我就迫不及待地進入了維吾爾族生活居住的喀什古城。帶著相機游蕩在夜晚的古城小巷,五軸防抖的機身,F(xiàn)1.4的鏡頭,非常適合夜晚的街拍。精巧的鏡頭配上A7RM3,即使貼近人物拍攝,對被攝者來說也沒有那么強的壓迫感,舉起相機也不會讓人格外的注意,輕巧的鏡頭和機身實在是街拍的利器。 為了減少被攝者的困擾,我還是把A7RM3設置成靜音連拍模式??焖俚膶梗焖俚臄?shù)據(jù)處理能力,再配上索尼新出的讀寫速度達300 MB/s 的SF-G系列TOUGH規(guī)格SD卡,為高速連拍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似乎永不宕機。這些設置確實讓我得到成像扎實的作品,但隨后我還是放棄了高速連拍這種方式,因為在之后照片回放時,我發(fā)覺即使不用連拍,大光圈的FE 24mm F1.4 GM鏡頭也保證了照片的品質(zhì),沒必要用連拍獲得大量雷同的作品,加重后期整理作品時的負擔。 在喀什古城的拍攝進行到晚上12點左右,雖然迷戀這西域風情的文人景象,但也不得不回酒店休息了。沒關(guān)系,此行在新疆還會回到喀什古城拍攝的。 第二天,正式行程開始了,從喀什出發(fā),目的地是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塔縣),目的是為了看看那座建于2000多年前的石頭城。當然,從喀什一路西行,沿途的布倫口白沙山、慕士塔格雪山、卡拉庫里湖、阿拉爾金草灘等等都是絕佳的拍攝題材。 在布倫口,我們見到神奇的白沙山。山脊上有節(jié)奏地鋪滿了由風帶來的細膩的白沙,山腳下的原有的白沙湖已在2012年成為了布倫口水庫,但依然美麗。先用黑卡200mm端將白沙山拉近,白色的沙,覆蓋在黑褐色的山,好似一幅現(xiàn)成的黑白水墨畫。 還是決定用FE 24mm F1.4 GM來拍攝一下沙山,觀察了一下,對于這樣的場景,24mm的鏡頭似乎太廣了,拍不到遠山的細節(jié),而平平的水面若無前景,畫面將會很平淡。于是走到水邊,尋找前景。有了前景后24mm的鏡頭則呈現(xiàn)出了縱深感,還原了山與水的開闊。 塔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沿途不少地方海拔在4000米以上,上坡或者快走時能感受到高原上特有的反應,657g的機身、445g的鏡頭、忽略不計重量的黑卡,這些小巧輕量的器材搭配讓我減輕了很多負擔。 迎著太陽對著石頭城遺址按下了快門,鏡頭表現(xiàn)到位,這是由于索尼采用獨特的納米增透膜技術(shù)能有效減少眩光和鬼影,進一步提升分辨率,即使在風光攝影中,有側(cè)光或逆光的干擾情況下,也能獲得清晰銳利的高畫質(zhì)影像。 之后繼續(xù)轉(zhuǎn)場,我們來到了重點拍攝地之一的澤普縣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的胡楊林。景區(qū)內(nèi)天然胡楊林的面積達到1.8萬畝。奔騰不息的葉爾羌河在廣袤的大漠,寬廣的戈壁間沖積孕育了這片綠洲。 傍晚時分我們到達了胡楊林,在這里主要用FE 24mm F1.4 GM進行了拍攝,鏡頭的抗炫光能力和細膩的成像素質(zhì)又一次讓我感到滿意。 晚上,同伴分享了用A7RM3拍攝的胡楊林的視頻,4K視頻的效果讓人滿意。此時想來,圍繞著E卡口開展,索尼建立了自己的影像生態(tài)系統(tǒng),全畫幅微單、電影機、攝像機都遵循著通用的硬件基礎(chǔ)和操作邏輯,用戶可以輕松在這些設備間進行轉(zhuǎn)換,省卻了大量了學習成本。 原本計劃在這里拍攝銀河,可惜行程的原因,到達新疆正恰是滿月之時,銀河與超亮的圓月同時升起,于是放棄了銀河的拍攝計劃,但還是心有不甘的在凌晨去了胡楊林拍攝了星空。這款FE 24mm F1.4 GM結(jié)構(gòu)為10組13枚鏡片,包含兩枚XA(超級非球面)鏡片和三枚ED(超低色散)鏡片。兩枚XA鏡片能夠有效抑制彗形像差,很好地再現(xiàn)點光源,是拍攝星空的利器。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A7RM3的NP-FZ100電池續(xù)航能力約為前代電池的2.2倍,這次拍攝中切身感受了,一塊電池基本可以完成一天的拍攝,雖然有備用電池。但在一整天的行攝中,備用電池竟然沒有用上,“備用”還真成為了備用。另外,帕米爾高原夜間的溫度可達零下十度,在嚴寒中拍攝星空過程中電池的表現(xiàn)也讓人滿意,能量充足。 塔城及胡楊林拍攝完畢,我們又回到了喀什準備從這里返京。心里一直惦記著再去喀什古城中拍攝,于是又在清晨來到了古城,我很喜歡一個人行走在陌生卻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街巷中游蕩,慢慢走,慢慢看,試圖感受當?shù)厝说纳睿噲D用相機記錄下這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西域特色城市的過往與當下。 清晨的古城,居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或在閑聊、或在營生,而兒童們則自顧自地在巷子里玩耍,一切如此平常而和諧。拍攝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們,又讓我感受到了FE 24mm F1.4 GM的對焦的速度,索尼新開發(fā)的高功率直驅(qū)超聲波馬達推動力比之前的大約提升至三倍,從而實現(xiàn)更加快速、精準和安靜的對焦,能更快更好的抓拍到所見的影像。 另外,F(xiàn)E 24mm F1.4 GM還具有24cm的近距離拍攝性能,在街拍中能夠拍出具有沖擊力和空間感的作品。據(jù)說每支鏡頭都經(jīng)過單獨測試和調(diào)整,從而實現(xiàn)了出色的分辨率和柔美的焦外虛化。 拍攝進入尾聲,旅程也該結(jié)束了,一場勞頓又輕快的行程。留下的不止是這些影像,還有那些人,那些物,那些輕快的快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