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5卷首語
16 影像資訊
專題 自拍:在虛構和現(xiàn)實邊緣的自我建構
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和1990年代以來向消費社會的急速轉化,使中國社會內部每個個體角色以及中國在世界上的族群身份都在重新調整變化,對自我身份的追問真正成為中國攝影家自拍的焦點點問題,同時也成為了一條中國人通過影像進行自我建構的重要線索。
20 自拍:在虛構和現(xiàn)實邊緣的自我建構 文/易繆
24 曾廣智:東方遇見西方 攝影/曾廣智 文/王棟棟
30 不錯,我是Mr.Gnoh 攝影并文/洪浩
35 城市迷彩 攝影并文/劉勃麟
40 已經想念你 攝影/沈瑋 文/漢娜?弗里澤爾 翻譯/張漢
48 在美國 攝影并文/榮妮
54 一個中國胖子的西方美術史 攝影并文/楊柳
58 Celine Liu 攝影并文/劉思麟
62 自我鑒定報告—有關“自拍” 文/祖宇
人物
68 延康心象 攝影/楊延康 文/馬夫
74 照見自己的心靈——本刊記者對話楊延康
現(xiàn)場
82 連州十年,為了出發(fā)的匯聚 文/李波
86 荷蘭式款待之二—“靜/物:荷蘭當代攝影展” 文/約翰·B·特納
90 關于攝影的一切都在這里!—第18屆巴黎攝影藝術博覽會觀后記 文/張立潔
書評
94 宣傳還是記錄—圖書、展覽和檔案中的FSA照片 文/夏佑至
南腔·北調
98 攝影“靈光”考—基于一次攝影雙年展語義分裂的命名 文/海杰
100 從照片到照片流 文/吳大力
慢讀
102 三代人的攝影選擇 文/成功
視點
幾何時,照相機還是一種奢侈品,攝影也是一樁多少有些稀罕和特權的社會行為。不期然地,隨著新世紀的曙光揮灑,拍照活動已然伴著智能手機的潮涌普及而流于司空見慣。此際,若問何謂現(xiàn)代化,或許一個最醒目的標志,就是人人皆有照相器、人皆可為攝影師。
106 數碼影像之前世今生 文/王瑞
技術
114 給我逝去的母親—林味熹的手機攝影 攝影/林味熹 采訪/洛故
旅游
118 冰與火之島—行攝冰島 攝影/劉展耘 文/阿木
測試
124 適馬 dp2 Quattro TIPA測試報告 測試/BetterNet GmbH 翻譯/翟曉冬
器材
128 2015選裝備—相機、鏡頭產品新寵 文/吳雙桐
140 夜色之美—感受索尼微單A7Ⅱ的弱光表現(xiàn) 攝影并文/居淼
142 小不是全部—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攝影并文/吳雙桐
144 微單新概念—索尼QX1 文/孫大慶
148 攝影包里的新家伙—日清i40閃光燈試用 文/鐘香煒
150 尼康單反之初—尼康F 文/孫澄澄
152 業(yè)界
154 藝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