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有詩意
在成都城正中間的人民公園里有一家鶴鳴茶社,如同2500多年的成都一樣,有著百年歷史的鶴鳴茶社也從未更名遷址,據(jù)說這也是目前成都唯一保留下來的傳統(tǒng)意義上地道的茶館。2011年11月中旬的那個周日下午,成都的一幫攝影人聚此喝茶,幾張小竹椅,幾杯蓋碗茶,幾位散淡清閑的攝影才俊恣意隨性而又不露聲色地聊著。從已是寒風凜冽的北京而來的我,靜靜享受著南國冬日的溫暖和他們有趣的談話。 “民食稻魚,亡兇年憂,俗不愁苦”的成都有著不少好聽的別號——天府之國、錦官城、芙蓉城,這些柔軟的名字準確地概括了這方水土煙雨蒙蒙、水氣氤氳的外形,更恰當?shù)乜偨Y了這方水土之上悠游清閑的人們詩意的生活態(tài)度。與四川有著密切關系的蘇東坡、李白、陳子昂、杜甫等高士,給四川、給中國、甚至給世界帶來無限的詩意,這些古代先賢的出現(xiàn)和他們不羈的人生,以及他們亙古經(jīng)典的詩句,一定是因了這塊神異的蜀地。詩與喝茶一樣,之于四川人是對生命的一種態(tài)度。 不知是承襲了先人詩意的基因,還是因為這塊土地文化的肥沃,四川素有一群重要的攝影人,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作品,在中國攝影史上都成為斷然不可忽視的一群。中國早期攝影家莊學本、孫明經(jīng)等人當年的考察拍攝,均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入川、出川、入藏的路線,是否可以說,在百余年前,四川就開始成為攝影的熱點? 在河山云煙、市井百態(tài)、凋敝鄉(xiāng)村之間,欲望、迷茫、掙扎,都被四川攝影人用從容思辨的影像來批判和詰問。不論高山湖泊還是世間百態(tài),在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四川攝影人以各自的方式造就了異色同榮的局勢,猶如古老蜀錦般色彩斑斕。 不論拍攝題材的貌似宏大還是假裝狹小,其實都是他們對現(xiàn)實的關照,這種關照是面對現(xiàn)實退后幾步或騰空幾米,總之要與現(xiàn)實人為地制造些距離,這稍稍離開的距離便讓他們的作品,共同具有了詩意的超然。當然,每位攝影者關注的方式和表達形式都盡可能地疏離習慣的做法,以特立獨行的姿態(tài),或高聲吶喊或低唱淺吟出與眾不同,這種個性的張揚也體現(xiàn)在他們所使用的材料上。四川的攝影人與其他地域一樣,各自以各自的方式思考與拍攝,但他們又以獨有的行為方式與美學特色,集合成一種帶有四川味道或是說刻有四川烙印的共同。 我們對四川的攝影人從不陌生,他們的姓名與他們耳熟能詳?shù)淖髌罚L期占據(jù)著攝影圈內(nèi)的出版物,也長久地出現(xiàn)于各地的展場和攝影比賽的榮譽榜: 守候在成都,靜觀故鄉(xiāng)的陳錦; 把攝影由觀察世界的方式轉變成了審視內(nèi)心手段的李杰; 用智慧而不是體力拍照,給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四川涼山彝族》的黎朗; 拍出《風輕輕吹》系列作品,給自己當人體模特的趙秀文; “鏡頭要真實,態(tài)度要端正”的何軍,用大畫幅膠片相機記錄了留守兒童、小鎮(zhèn)鐵匠,甚至地震災區(qū); 通過表現(xiàn)川劇的《活著 · 走著 · 唱著》向人們展示傳統(tǒng)生活魅力和細節(jié)的姜曉文; 給人印象深刻的《印象 · 德格》用藏紙為介質的金平; 借著山水講述關于社會與人的故事,審視和構建自己的批判態(tài)度的王達軍、王建軍、呂玲瓏、郭際等一干沉溺于自然之中的攝影師。 這些成功的攝影人以他們的作品影響了四川及中國攝影界,但是,提起四川攝影,多數(shù)人感覺是風光攝影占據(jù)了半壁江山,這或許與四川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不無關系。無論是風光還是社會生活,曾經(jīng)的四川攝影多以寫實和“工筆”見長?!?/P>
如果不太準確地從年齡和資歷上說,以上的人物具有四川攝影“前輩”的意義,那么當下活躍的年輕人,諸如駱丹、木格、阿斗、馮立、楊怡、劉珂、張曉、張晉、李俊、羅明義、陳春林、張克純等等,以更加個人化,更加新鮮的語言和句式,更深重地考問著社會與生命。他們多放棄了“前輩”的寫實與“工筆”,用更趨近于寫意的手法并糅合詩的情懷來表達內(nèi)心的糾結、反抗與無奈。這種帶有詩意的表達,并非鴛鴦蝴蝶的無病呻吟,而是以超然的態(tài)度注視生命。這些年輕人雖與川籍前輩攝影人生活經(jīng)歷有所不同,卻幾乎都是飲著嘉陵江的水、食著峨眉山的果生長起來,他們的影像本能地、不可回避地從前輩那里承接了筋脈血肉。相同的感受,相近的生活方式,相當?shù)乃伎?,卻因所處時代的差異,以及攝影語言的變化,而使他們的作品似有不小的距離。這種變化不僅存在于一時一地一群人,而在世界范圍內(nèi)皆是如此,因為僅170多年歷史的攝影是各門類藝術中最年輕的,加之器材演變的波及,以及受其他藝術的影響和參與,使攝影的發(fā)展變化又成為所有藝術中最多變的一種,工具、材料及表達方式幾乎每天都在改變的攝影,很難以彼此差異的孰優(yōu)孰劣進行考量,只是攝影在一個時期內(nèi)漸進、流變的必然。 在這些年輕攝影人當中,雖有幾位已竄紅多時,但還有一些不為大家熟知,在今天的這個專題里,把他們和他們的作品介紹給大家,以期對他們有個感性的了解與初識。他們不僅代表著當下四川攝影新一代的樣貌,也投射著中國攝影界年輕一代的身影。 影像原本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攝影者內(nèi)心的寬窄雅俗之別;有了直面現(xiàn)實的真誠就有了寬大,有了超然的詩意便有了雅,有了寬寬大大的雅何愁找不到作品的高級。技術技法上的探索和手法上的創(chuàng)新,其意義并不在于引領風尚,而是讓自己獨立于他人的這一個,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在這一點上,四川攝影人的探索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俗話說,蜀中有高人。我以為還應和上一句:天府有詩意。 “白夜”系列 馮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