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光同行,GFX香港漫游
攝影師劉佳樂放棄了傳統(tǒng)的旅行攻略,帶上GFX100 II 中畫幅漫步城市街頭,用不同焦段的鏡頭捕捉光影和街頭特色,展現(xiàn)了香港城市的美麗和獨特性。在此,他也向我們分享了創(chuàng)作心得并介紹了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拍攝經(jīng)驗。 “ 我始終認為,沒有哪座城市能夠被“開發(fā)”完全。” 劉佳樂 IPA年度美術(shù)攝影師 職業(yè)建筑攝影師 這應(yīng)該是我第四次前往香港這座城市,抱著記錄旅行的目的,我翻閱了非常多的攻略和游記,卻發(fā)現(xiàn)討論的都是各個拍攝的點位,攝影人更多的拍攝狀態(tài)是特種兵式打卡。我心里也一直在想:“這幾年間,香港的街頭,城市的面貌是否真的已經(jīng)被開發(fā)到100%了?” 放棄了攻略的制作,我把更多的可能和不確定性交給了自己的雙腿。漫步城市深處的街頭,我試圖用取景器去發(fā)現(xiàn)一些全新的視角。 ?劉佳樂丨GFX100 II 這是我到達香港之后拍攝的第一張照片,也正是這一張照片讓我篤定,這次旅程一定可以是充滿特別與驚喜的。 城市于我們,是日出日落、潮起潮歸,是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是生活中的驚喜與感動,是街頭的美好與溫馨。但這一次,我想化繁為簡,去探求這城市深處的幾何故事。這一次的香港之行,我想將其命名為:《有光的日子》。 ?劉佳樂丨GFX100 II 在旅途當中,我們總是去制定很充足的拍攝計劃,去到一個新的城市無止境地打卡和重復(fù)拍攝。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難免就失去了旅行的意義。 ?劉佳樂丨GFX100 II 這次拍攝是一次沒有固定目的地的城市漫游,也是一場我對影像創(chuàng)作的重新理解。在整個城市之中,我在尋找光,在尋找城市特別的結(jié)構(gòu),在試圖探索人們與這些幾何的故事。 ?劉佳樂丨GFX100 II 對于城市來說,每一刻的光影,每一秒在轉(zhuǎn)角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我鏡頭中的寶藏。最美好的景色永遠在下一秒,這不確定性與隨機性,也許正是探索街頭最好的打開方式。 在這次旅程中,我將極簡、建筑與街頭這三者相結(jié)合,去試圖碰撞出截然不同的影像呈現(xiàn)。在沒有計劃與攻略的探索中,我想我成功了。 GF20-35mmF4 R WR GF35-70mmF4.5-5.6 WR GF100-200mmF5.6 R LM OIS 對于街頭攝影來說,有些同學(xué)會認為35mm或者50mm鏡頭是街拍的首選。但隨著城市范圍的延展,街頭攝影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因此我需要滿足焦段的覆蓋,才能夠更為從容地應(yīng)對各種各樣的場景與突發(fā)情況。本次行程,我攜帶了 GFX100 II 機身和GF20-35mmF4 R WR、GF35-70mmF4.5-5.6 WR和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三顆鏡頭。 3顆鏡頭滿足了我對焦段的需求,然而拍攝中在遇到街頭需要抓拍的場景時,為了防止替換鏡頭錯過時機的把握,我選擇了相信手中的器材,1億200萬像素CMOS的加持,為我提供了超高的分辨率,即使是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大場景,我也能夠通過二次構(gòu)圖,完成作品的創(chuàng)作。 這一次的行程,我在 GFX100 II 的高畫質(zhì)加持之下,定格了非常多的美好影像。更突出的性能、更輕量化的機身,讓我能夠很放松、很愜意地去探索每一個角落。 ?劉佳樂丨GFX100 II 這里是位于香港西九龍的環(huán)球貿(mào)易廣場100層的觀景臺,能夠俯瞰整個香港的全景,廣闊的視野引來了海量的觀光客。油麻地的建筑群在外墻玻璃的反光之下,形成了猶如海市蜃樓一般的景象。 可以說這是對自動白平衡與自動對焦系統(tǒng)的雙重考驗,在抓拍時機的過程中,能夠高效快速地完成對焦,同時準確地還原事物原本的色彩。要說為什么選擇旗艦機,我想,這就是一個理由吧。 ?劉佳樂丨GFX100 II 很慶幸,兩天的創(chuàng)作時間里都有非常好的天氣加持,使得我在各種場景的創(chuàng)作之中都能夠很好地記錄到光影,以及陽光之下建筑與街道的色彩呈現(xiàn)。 ?劉佳樂丨GFX100 II 強烈的光影也導(dǎo)致了這樣一個問題:整張照片的高光和陰影區(qū)域的反差過大。 不過這類問題在GFX中畫幅的高寬容度作用下,處理起來游刃有余。1.7倍于全畫幅的CMOS尺寸帶來了更大的后期空間,使我能夠輕松將大光比的室內(nèi)以及強光的室外環(huán)境同時收錄進一幅畫面當中。 大光比場景寬容度更加可控 告別了白天,我迎來了這座摩登城市的夜晚。這臺相機陪我繼續(xù)漫步在香港的街頭,記錄下屬于香港夜晚的特殊味道。良好的高感表現(xiàn)解放了我的拍攝束縛,即使在較高的快門速度和較高的感光度下,畫面的呈現(xiàn)依舊細膩清晰。 在兩天的拍攝中,有了各個焦段鏡頭的輔助作用加持,我能夠盡可能地控制好每一張照片的構(gòu)圖和畫面元素比例,使其達到讓我滿意的效果。從廣角到長焦,從室外大環(huán)境拍攝到室內(nèi)小景,對于小場景線條的張力擴充,以及大場景融合的景深壓縮感都能夠很好地呈現(xiàn)在作品當中。 ?劉佳樂 | GF20-35mmF4 R WR ?劉佳樂 | GF35-70mmF4.5-5.6 WR ?劉佳樂 | 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 可以說這三支鏡頭已經(jīng)可以滿足我全部的拍攝需求了,在高畫質(zhì)與輕量化之間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劉佳樂 城市漫游的兩天,也是我對影像、極簡、城市的又一次理解。當有光影與線條的加持之下,我們所去創(chuàng)作的城市建筑以及街頭人文故事,都會變得更加特別起來。 ?劉佳樂 無論在什么樣的拍攝場景,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我們都可以嘗試來留意一下這些有光的地方,也許他真的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美好。與攝影,與城市,與點線面,與GFX,與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