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即正義丨松下Lumix S 50mm F1.8上海街頭實拍測試
在開頭,我就想先總結(jié)這顆松下Lumix S 50mm F1.8的鏡頭:如果你的掛機頭是Lumix S 20-60mm,那么第一顆定焦頭就選擇Lumix S 50mm F1.8吧,我認(rèn)為它適合所有松下L卡口的用戶,甚至,它已經(jīng)成為我的日常掛機頭。 我想很多人的第一顆定焦鏡頭都會選擇50mm,這個焦段也被很多人稱為黃金焦段,而50mm焦段鏡頭也是最接近人眼視角的定焦鏡頭。 在此之前,松下推出過更為專業(yè)性的松下Lumix S Pro 50mm F1.4,但對我來說,可能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專業(yè),更何況我的機器是松下Lumix S5,其實它更適合體積相對較小的全畫幅鏡頭。所以我覺得松下這一波L卡口F1.8大光圈系列的鏡頭方向肯定是對的。 作為這個系列的第二款鏡頭,松下Lumix S 50mm F1.8的體積重量,甚至是外觀都和松下Lumix S 85mm F1.8差不太多,僅有300g的重量,大概也就是6顆雞蛋那么重,由此能帶來很多好處。首先,小巧的體積適合攜帶,不論是放入背包還是掛機使用,真的是給到了我一種輕松的掌控感。夏天了,我真的不想背著沉重的鏡頭去掃街拍照,小體積的鏡頭對我們這類人群還是非常友好的。 此外,松下Lumix L卡口F1.8大光圈系列的鏡頭在重量上都是接近的,掛在云臺上使用,如果需要更換鏡頭,在云臺調(diào)平上非常方便,對于視頻拍攝的效率會有一定提升。同樣口徑也還是67mm,這樣一套鏡頭都可以共用濾鏡,這種統(tǒng)一化的做法是我很贊同。 可以試想一下,日常用Lumix S 20-60mm拍攝風(fēng)景和廣角攝影,拍攝人像、物品、掃街的時候換上松下Lumix S 50mm F1.8,利用F1.8的大光圈帶來出色的虛化效果,想想都很滿足。 松下Lumix S 50mm F1.8與松下Lumix S5組合絕配,兩者組合在一起后,外觀很協(xié)調(diào),單手持機拍攝也沒有頭重的壓力感,另外這顆鏡頭在開啟手動檔拍攝后,對焦環(huán)的阻尼感堪稱教科書水平,順滑且精準(zhǔn)。 在光學(xué)結(jié)構(gòu)部分,松下Lumix S 50mm F1.8采用了8組9片的光學(xué)結(jié)構(gòu),同時還加入了防塵防水滴耐寒的設(shè)計措施。 這段時間上海的天氣可以說就是喜怒無常,正好也是進(jìn)入了盛夏季節(jié),所以很多樣張其實都是在雨季中拍攝的。拍攝地我選擇了上海網(wǎng)紅打卡店:武康路附近。不廢話,直接看樣張。 以上這些樣張拍攝時的光線其實很一般,好在松下相機的色彩系統(tǒng)很符合掃街拍攝人問的風(fēng)格,也可以自己在機內(nèi)設(shè)置濾鏡,我基本都是只在后期調(diào)整了一下曝光就能出片了。松下Lumix S 50mm F1.8這顆鏡頭在出片后可以發(fā)現(xiàn),F1.8的大光圈在背景的虛化表現(xiàn)上也是給足了面子,這個價位給到這種效果是讓我很滿意了。 主體銳,背景柔,這就是我對這顆大光圈鏡頭在掃街時最直接的感受。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畫面中并沒有很明顯的色散情況,邊緣的抗畸變效果也很出色。 剛才不是說過上海最近天氣喜怒無常嘛,好在在截稿前幾天,上海天氣放晴,我抓緊去公園拍攝了一些照片。這里就更能彰顯松下Lumix S 50mm F1.8的大光圈優(yōu)勢了,另外其中還帶了一張F22的星芒照。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攝移動時的鴨子時,松下Lumix S5是支持檢測快速移動的動物,配合上50mm F1.8還是可以很完美的抓拍到,成片率很高。 在拍攝夜景照片的時候,如果要拍攝星芒還是需要將光圈收小,F22 F20都是可以的,而且這些有星芒的照片我都是手持拍攝的,ISO拉高沒關(guān)系,松下Lumix S5扛得住,另外還有這么優(yōu)秀的防抖,如果只是為了上傳社交平臺,我的ISO甚至還敢再拉高一些。至于虛化的表現(xiàn)依然是很舒服,但我覺得沒必要和比它貴一兩倍的鏡頭去對比自然感,畢竟價格才2000出頭,我實在是沒有動力不去選擇這顆更為小巧精致的松下Lumix S 50mm F1.8。 總結(jié):松下Lumix S 50mm F1.8作為L卡口F1.8大光圈系列的第二支鏡頭,從2K出頭的售價到整體的性能表現(xiàn),可以說完美補齊了松下自家同價位段的50mm焦段的漏洞。如果追求極致表現(xiàn)我自然會建議選擇松下Lumix S Pro 50mm F1.4,但如果你和我一樣,追求的是輕便小巧和相對大的光圈,那么就和我開頭說的一樣,松下Lumix S 50mm F1.8很適合成為你的松下L卡口相機的第一支定焦鏡頭。